詹姆斯生涯先后十次闖入總決賽,其中表現最差的一次,就是熱火三巨頭組建第一年,詹姆斯在面對達拉斯小牛隊的總決賽中迷失自我,進攻表現慘不忍睹,成為熱火被對手逆轉的最大原因,但如今回頭重溫那段歷史,我們才能發現,詹姆斯最差的一次總決賽發揮,其實挽救了他的職業生涯。
很多年輕的球迷或許不知道當年詹姆斯拋棄騎士,找韋德和波什在邁阿密抱團引起了多大的風波,當時「決定一」直播后,各路媒體的批評鋪天蓋地而來,大批騎士球迷憤怒地燒掉了詹姆斯的球衣,聯盟名宿也紛紛嘲諷,因為此前的球星抱團,都是在自己生涯后期,競技狀態出現下滑的跡象時,才選擇抱團取暖拼一把總冠軍。
但是詹姆斯當時年僅26歲,正值生涯巔峰,很多人想到了在騎士連續爭冠失敗后,詹姆斯可能會離開,但是沒有人想到詹姆斯直接選擇了一條捷徑,聯手28歲的韋德和26歲的波什,這是聯盟歷史上第一次出現超級巨星巔峰抱團。
這個巔峰不單單指詹姆斯,當時的韋德被認為是聯盟前三的運動員,波什是場均20+10的全明星內線,帶領暴龍也能沖進季后賽,所以這是三支球隊的當家球星一起巔峰抱團,這種行為被很多人定義為作弊,因為如此強大的核心班底,熱火奪冠似乎沒有懸念了。
這就是當時詹姆斯抱團引起的巨大爭議,帶著這種爭議,熱火不出意料地打進了2011年的總決賽,當時媒體做了一次全美調查,除了邁阿密所在的州,其余地區的球迷都希望小牛隊奪冠,但是在預測結果時,絕大多數球迷投票都認為熱火能贏,也就是說,一方面很多人希望熱火輸,但是從陣容實力上判斷,又覺得小牛不可能贏。
在這樣的氛圍下總決賽開始了,或許是外界壓力積累到了一個極限,此前表現出色的詹姆斯突然失常,他在球場上顯得畏首畏尾,患得患失,在投籃選擇和傳球上猶豫不定,特別是到了第四節,詹姆斯更是完全不會打球,單節2分,單場8分,被巴里亞單防,一個個尷尬的數據和名場面由此誕生。
所以在總決賽結束后,詹姆斯遭到了無情的嘲笑,大家都在笑話他,三巨頭抱團都拿不了總冠軍,這也讓詹姆斯下定決心,在休賽期苦練中距離和背身技術,這種苦練在接下來的賽季中收到了回報,雖然這兩項技術不可能達到喬丹那種級別,但對于詹姆斯來說,補齊短板已經足夠用了。
當然比這更重要的,是詹姆斯獲得了熱火隊內的大量控球權,可以讓他發揮全部能力,同時掩蓋了無球能力不足的問題。我們現在無法得知,2012年夏天是韋德當方面讓賢,還是熱火管理層與教練組找韋德談話,反正最終把球權完全交給詹姆斯的決定,成全了詹姆斯的生涯,同時讓韋德告別了自己的巔峰時光。
如今回想一下,如果2011年總決賽詹姆斯沒有發揮失常,熱火最終贏得總冠軍,那麼從數據和實戰兩個層面看,韋德都是毫無疑問的FMVP,作為勝利者,熱火隊在休賽期不可能做戰術層面的大調整,那麼韋德還是第一核心,詹姆斯還是輔助角色,這樣的分配就如同當年的喬丹和皮蓬一樣。
這個格局形成后,詹姆斯的地位一下子就定型了,因為作為皮蓬的角色,無論未來拿多少次總冠軍,第一功勞永遠是韋德的,詹姆斯不可能通過二當家冠軍去贏得更高的地位。
熱火奪冠失利和詹姆斯發揮失常這兩件事,促成了休賽期詹韋在戰術地位上的變化,使得詹姆斯后來贏下的總冠軍,都能以第一核心身份順理成章地拿到FMVP,所以對于詹姆斯本人來講,2011年表現最差的這屆總決賽,不僅不是禍,而是職業生涯之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