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季后賽東部半決賽,塞爾蒂克以109:86大勝公鹿,扳回一城,總比分改寫為1:1平。
比賽結束后,塞爾蒂克主帥艾米-烏度卡總結本場比賽時,說道:「我們之前強調了掩護的重要性,我們要更好地為杰倫-布朗和杰森-塔特姆做掩護,并為他們創造出空間。」
那麼塞爾蒂克是如何為塔圖姆和布朗創造掩護,制造進攻空間的呢?在首節比賽中,塞爾蒂克利用一個高位雙掩護的戰術,連續打了六次。六次最終全部打成,打進了3記中投,3記三分,拿到15分。而首節比賽中,塞爾蒂克總得分是32分。
那麼是怎樣的戰術,讓公鹿變得毫無招架之力呢?
戰術圖如同上:
霍福德弧頂持球;塔圖姆向右側45度位置跑動,掩護布朗上提弧頂接霍福德手遞手傳球。
布朗接球后,塔圖姆外彈三分線;霍福德內切籃下。隨后,布朗根據公鹿的防守變化,選擇進攻方式。
這個戰術,可以演變出多種進攻套路:可以是被掩護人接球進攻,也可以是掩護人進攻,還可以是持球人進攻。在首節比賽中,塞爾蒂克也用出色的團隊執行力,完美展現了「高位雙掩護」戰術的多變。
第一節11分20秒左右——被掩護人接球后進攻:
被掩護人布朗借助塔圖姆掩護移動到弧頂位置,接霍福德傳球。布朗接到球后,塔圖姆外彈牽制防守,霍福德內切籃下壓縮公鹿防守;
最終,布朗罰球弧位置被放空后,中距離跳投得手。
第一節10分40秒左右——掩護人接球進攻進攻:
塔圖姆弧頂接威后,立刻與威廉姆斯與霍福德兩人進行高位雙掩護配合。威廉姆斯和霍福德兩人完成掩護后,同時內切油漆區。威廉姆斯深切到籃下,霍福德短切到罰球線位置。
隨后,塔圖姆被包夾后,助攻罰球線的霍福德中距離跳投得手。
第一節7分鐘左右,被掩護人接球后直接進攻:
這一次,塔圖姆借格威掩護接球后,直接三分出手。
因為之前的兩次相同的進攻落位,塞爾蒂克都是被掩護人接球后,打兩次掩護才發動進攻。所以,在塔圖姆借格威掩護接到球的一刻,公鹿的防守還以為,塔圖姆會再與霍福德進行擋拆后,才發起進攻。于是,公鹿防守重心都放在了霍福德的身上。
結果,被掩護人塔圖姆接球后,直接三分出手命中。
第一節4分45秒左右——掩護人進攻:
威廉姆斯弧頂持球,塔圖姆做出要借格威掩護接威廉姆斯傳球的假象,吸引公鹿防守注意力。
緊接著,塔圖姆放棄接球,直接空切籃下,打亂公鹿防守,迫使公鹿三人收縮內線。
格威立刻外彈接威廉姆斯傳球后,三分跳投得手。
第一節3分30秒左右——持球人進攻:
布朗接隊友傳球后,立刻與霍福德和威廉姆斯兩人進行雙掩護配合。
掩護發生后,霍福德外彈三分線外,威廉姆斯內切籃下。布朗抓住隊友一內一外的牽制,急停跳投得手。
第一節2分50秒左右——被掩護人助攻掩護人:
布朗借普里查德掩護上提弧頂位置,接威廉姆斯傳球。
普里查德完成掩護后,外彈三分線外;威廉姆斯完成擋拆掩護后,內切籃下。隨后,布朗遭到包夾后,助攻普里查德三分跳投得手。
如上戰術的六個變化,站位基本相同,打法雖然變化多端。但都秉承著同一個戰術思路:五外站位,三人配合,兩道掩護,一內一外,變化多端,擾亂公鹿賴以生存的籃下防守體系。執行時,時而掩護人進攻,時而被掩護人進攻,時而持球人進攻。每次發動,都是隨機而動,公鹿防守也就變得毫無招架之力。
不過,季后賽的魅力就在于調整變化,接下來,輪到公鹿調整防守和進攻策略了。屆時,布登霍爾澤又會為公鹿帶來怎樣的變化?塞爾蒂克主帥烏度卡又將如何應對?